2024年10月13日,由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經濟與管理學科組和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指導、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新商科實驗教學專業委員會和金融科技產學協同創新聯盟主辦、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承辦、深圳智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第七屆“智盛杯”全國大學生金融科技創新能力綜合模擬演訓活動廣東省選拔賽暨2024年人工智能金融人才培養研討會在廣東財經大學成功舉行。
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李亞青主持比賽開幕式,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新商科實驗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王小燕教授、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蔡衛星教授、廣州大學陳瓊副教授、中山大學康俊卿副教授及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胡凡副教授等出席活動。本次競賽聚焦于金融科技領域的最新發展前沿,著重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吸引了來自全省17所本科院校67支隊伍260多名選手參賽。以“人工智能金融”為主題,采取云平臺線下比賽的形式進行。比賽嚴格按照全國賽的比賽規程,設置金融科技職業素養競賽、人工智能金融應用競賽兩大模塊;
金融科技職業素養競賽主要考核選手對人工智能基礎技術、機器學習、金融基礎知識、 人工智能知識的掌握能力。
通過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實踐能力、風險分析與評估能力、人工智能應用能力、人工智能應用項目監管、決策能力等,設定運營指標和考核任務,以團隊合作的模式完成相關指標和任務,達到系統設定的考核要求。
在激烈的競賽過程中,各參賽選手沉著應戰、在有限的時間內做盡可能多的題目,展現出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在比賽現場,除了考驗選手們的知識儲備量,更加考驗著各組選手的相互配合度,隨著比賽分數慢慢拉開差距,現場氣氛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通過競賽,可以增進學校、行業與企業間的信息交流,打造大學生金融科技創新能力交流的平臺,不斷豐富完善“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以賽促改”新機制的內涵,有效促進大學生對大數據金融學習與實踐,助力普通高等學校金融、大數據技術等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研討會在競賽時間同期舉行,廣東金融學院王小燕教授作了“基于實驗教學的金融科技與人工智能金融人才培養探索實踐”主題演講。她討論了實驗教學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重要性,并指出在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中,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需與行業發展趨勢同步,培養適應未來金融科技發展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中山大學康俊卿副教授作了“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主題演講。他從阿爾法狗的深度學習到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經濟數據、預測走勢等,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深遠影響。此外,康俊卿副教授還探討了生成式AI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和數據處理方面的強大能力,及其對教育領域的變革,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巨大潛力與挑戰。
廣東財經大學胡凡副教授作了“大語言模型在高效教學科研中的應用”主題演講。他討論了大語言模型可以通過輔助撰寫英文文件、修正論文錯誤、提供高質量郵件服務、自學支持及翻譯等來顯著提升個人工作效率,助力提高科研與教學效率。
深圳智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賴學鉦工程師作了“人工智能金融課程體系設計及應用實踐”主題演講。人工智能平臺可以利用虛擬仿真、代碼實操等手段,豐富資源和互動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對AI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實訓項目通過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參與到不同角色的模擬操作,完成模型訓練,以增強其專業技能。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人工智能金融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將培養出更多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人工智能金融人才,為金融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堅信,通過各方的協作努力,將不斷培育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工智能金融人才,從而推動金融行業的持續進步和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