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至12月3日,由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經濟與管理學科組主辦,暨南大學承辦,深圳智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23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金融類專業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研討會暨金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研修班成功召開。
本次研討會暨研修班由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經濟管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歐錦文主持,大會邀請了6位金融學科實驗教學領域的專家圍繞金融類專業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展開深入的研討,共同探討如何推進實驗教學與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如何提升金融類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以及如何利用新技術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等議題。
歐錦文副院長 主持
暨南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處長劉琦暉代表暨南大學對專家和與會人員表示歡迎與感謝,教育部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副部長周勇義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經濟與管理學科組秘書長、廈門大學經濟與管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周紅剛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劉琦暉處長 致辭
暨南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處長劉琦暉代表暨南大學對專家和與會人員表示歡迎與感謝,教育部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副部長周勇義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經濟與管理學科組秘書長、廈門大學經濟與管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周紅剛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周勇義教授 致辭
周紅剛教授 致辭
周勇義教授在報告中提到傳統教學形式實驗教學是在立德、啟智、健體、育美、踐勞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傳統教學形式受到沖擊,落實課程建設、人才培養、實驗教學的意義更為凸顯,教育部已經頒發進一步加強高校實驗育人的若干意見,周勇義教授介紹了目前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成果,已建成20個學科門類的共895個國家級中心,有利推動了形成了頂層管理制度和多層次的溝通交流機制,但是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缺乏知識、技能準則及引領、知識單一等,他詳細介紹了其實驗教學體系標準化建設以及實驗教學創新發展的建議舉措,如需要實現示范中心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提升實驗教學含金量,建立科學、全面的實驗教學效果評估方法等,最后他以北京大學等為例為在座老師提供人才培養實驗教學體系的意見。
周紅剛教授以經管類實驗教學在數字經濟為何需要改革以及如何改革為主題,首先在會議中他介紹是時代讓我們必須改變,二十大報告提到推進教育數字化以及教育部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數字化等,與此同時,數字經濟的告訴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目前新時代經管專業人才培養面臨到新挑戰,如升級的復合型人才需求,隨后周紅剛教授詳細剖析了經管實驗教學數字化轉型中的問題,在數字化經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定位不夠明確,科研成果向教學的轉化、個性化教學不足等,因此需要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經管實驗教學新體系,要明晰供與需,從教師的教學資源和學生需求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批判性思維,加強實驗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沈軍教授在報告中提到工作目標是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實現金融強國,同時要推動國家金融安全,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在工作重心方面要推動金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沈軍教授從九個方面對金融強國論進行介紹,在政治頂層設計上,他強調要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察金融、把握金融、引領金融,他提及二十大報告中金融發展理念,要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隨后他指出了要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化金融體系,但是目前中國金融發展質效低,需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是新時代中國金融工作的特殊要求,最后沈軍在報告中詳細闡述了樞紐化,他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發,深入系統性研究國際金融樞紐的概念內涵、理論及現實基礎、困難挑戰、地位作用、國際經驗、總體方向及對策建議。
陳瑩圍繞四個方面進行報告,首先明確要堅持黨中央引領新金融發展,闡述了科技賦能和產業變革的兩大控制變量,要有應變求變能力;緊接著介紹了金融科技專業發展歷程,國內外高校新金融學科的三大模式,可通過設置實驗班等方法來培養國家人才,她提出目前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極其緊缺,就如何培養的問題強調金融科技專業的設置應該注意技術應用創新能力;隨后陳瑩從先行示范區背景出發,介紹了深圳大學四學院聯合培養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方式,“十四五”數字化課程建立,金融虛擬仿真實驗的增加以及校企合作制作創新短課;最后陳瑩提出了要從相關教程編寫,課程體系架構,產學研合作等四個方面出發對人才進行培養,希望為“金融強國”貢獻一份力!
第六屆“智盛杯”全國大學生金融科技創新能力綜合能力模擬演訓活動,2023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數字金融賽項頒獎儀式,深圳智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總監李程鋼先生對大賽進行了總結,講述了大賽總決賽賽制設計規則,考慮了融入數字金融新業態新技能,創新金融,介紹了賽題內容總體分布,側重于區塊鏈金融,大數據金融應用能力,在比賽中,本科組的高分段嚴重缺失,學生在大賽中存在讀題不細心,對知識和業務掌握不足以及訓練不足等問題,提示我們進行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完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應用能力培養改革創新以及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
劉昊虹在報告中提到兩個指導性文件建設一流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明確一流課程建設的目的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在建設本科一流課程中應堅持兩性一度基本原則,其追溯了從中共十八大到2022年國家思政課程的建設,指出教師隊伍是“主力軍”,課程建設是“主戰場”隨后其介紹了廣東金融學院本科建設成效,展示了多項一流課程和多項教學成果,劉昊虹重點提到了以國際金融課程為例,如何進行課程建設實踐,主要通過慕課混合式學習平臺,重構教學內容,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課程教學組織活動等進行介紹,最后劉昊虹從數字化資源介紹等六個方面提出對課程持續建設思考。
辛慕榕在會議中介紹了深圳市目前是全球重要的金融科技中心,駐扎了一批細分領域龍頭機構和企業,構建了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態體系,具有豐富的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實施領先的金融科技人才計劃,打造了優質的金融科技產業空間,這一大背景這要求其金融科技領域人才發展,但是目前國內金融科技人才供需不匹配,造成緊張局勢,逾87%企業正面臨金科人才緊缺情況的問題,根據藍皮書金融科技人才畫像,辛慕榕詳細地介紹了所需的內核外核能力以及從業者典型特征,緊接著他介紹大灣區金科人才培訓實踐,例如 “空中雙選+直播帶崗”云招聘,“學子進企業、企業進校園”活動等活動,政府同時設置深港澳金融科技師證書,對人才進行二級培訓,培養金融科技領域人才。
此次大會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有關指示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推進新文科金融科技創新教育,營造有利于高校金融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良好發展環境,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金融類專業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如何推進實驗教學與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如何提升金融類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提供了新思路,對推動我校經管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具有積極意義。